Skip to Content
Handbook第 2 章:🤖 AI 编程工具实战2.1 工具对比与选择(必读)

2.1 AI 编程工具对比与选择

这一节只做一件事:帮你在「一堆 AI 编程工具」里,快速选出一两款主力工具,先用起来。

我们按使用方式拆成三类:

  1. 纯在线编程工具 – 打开浏览器就能写,比如 Lovable、v0
  2. 本地 IDE 产品 – 安装在电脑上的开发工具,比如 Cursor、Trae
  3. CLI 命令行工具 – 直接在终端里和 AI 一起写代码,比如 Claude Code、Codex

总览:三类工具怎么选?

原则只有一句话: 不要集邮,先选一类 + 一款,用 3 天做完一个小项目,再考虑要不要换。

三大类型快速对比

类型典型工具上手门槛优势不足推荐人群
纯在线编程Lovable.dev、v0.dev极低无需安装、几乎零配置、可视化强深度定制弱、复杂项目吃力完全新手、产品/设计、想先做出东西的人
本地 IDECursor、Trae、Windsurf中等适合长期项目、可控性强、和代码仓深度集成需要安装和配置、功能多容易分心想系统学编程、已有基础的开发者
CLI 工具Claude Code CLI、Codex CLI 等较高自动化程度高、脚本化工作流、适合工程化依赖命令行能力、界面不友好熟悉终端的开发者、想搭建自动化工作流的人

重要提醒: 对完全新手来说,「能跑起来」比「工具多完美」重要 100 倍。先选一个最省心的,不要一开始就钻命令行。


一、纯在线编程工具:打开浏览器就能写

这一类适合:

「我想先做出点能看的东西,不想一开始就折腾本地环境和依赖。」

核心特点:

  • 完全基于浏览器,无需安装任何软件
  • 强调「所见即所得」和可视化编辑
  • 更像在用「会写代码的网页制作工具」
  • 多数支持一键预览/分享,很适合验证想法

1.1 Lovable.dev

定位: 零代码 / 低代码的在线 Web 应用构建工具。

主要优势

  • ✅ 上手极快: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,几分钟就能生成可用页面 +- ✅ 所见即所得:页面结构/组件都能直接在浏览器里点选、移动、调整 +- ✅ AI 辅助修改:选中任何元素就能用自然语言微调样式或行为 +- ✅ 一键公开预览:方便给同事、用户或投资人看 demo

适合的使用方式

  • 快速做出第一个「AI 帮你写的页面」
  • 产品原型、Landing Page、简单内部工具
  • 做市场验证/MVP,先看用户反应

典型局限

  • ❌ 复杂业务逻辑、长生命周期项目会比较吃力 — 更偏「快速做出版本 0.1」
  • ❌ 对代码结构和技术栈的可控性有限 — 不适合作为你学习工程化的唯一工具

1.2 v0.dev (Vercel v0)

定位: 面向前端和全栈开发的在线 AI 编程环境。

主要优势

  • ✅ 和现代前端栈(Next.js、React 等)深度结合
  • ✅ 可以从设计稿/原型快速生成页面
  • ✅ 对组件化、状态管理等有比较清晰的代码结构
  • ✅ 更贴近真实前端项目的写法

适合的使用方式

  • 如果你本来就对前端感兴趣,可以用它作为「通往 Cursor/Trae 之前的预备役」
  • 先用 v0 探索页面结构、组件拆分,熟悉之后再迁移到本地 IDE 做更复杂的迭代

典型局限

  • ❌ 对完全零基础用户稍微有点门槛(需要一点 HTML/CSS/React 概念)
  • ❌ 复杂多页应用、长期项目更适合在本地 IDE 中维护

1.3 什么时候该从「纯在线」升级到本地 IDE?

可以用这 3 个信号判断:

  1. 你开始在项目里使用登录、数据库、权限、支付等复杂功能
  2. 你希望项目有良好的代码结构、测试和版本管理
  3. 你在在线工具里频繁遇到「想改的东西太细」但工具抽象不够的情况

一句话总结:在线工具帮你迈出第一步,但要「真正学会编程」还是要走向本地 IDE。


二、本地 IDE 产品:长期开发的主力工具

这一类适合:

「我想系统学编程,或者已经有一定基础,希望把 AI 真正融入日常开发。」

它们本质上就是「自带 AI 合作伙伴」的现代 IDE。

共同特点:

  • 安装在本地,对项目文件有完整读写能力
  • 支持 Git 仓库、多语言、多项目结构
  • 和 AI 深度集成:可以理解上下文、批量重构、生成/修改代码
  • 适合做真实项目,而不仅仅是实验 Demo

2.1 Cursor

定位: 面向专业开发者的「AI 原生 IDE」。

核心优势

  • ✅ 上下文理解强:可以读整个代码仓,基于真实项目做修改 +- ✅ 对话式编程体验成熟:自然语言描述需求 → AI 给出修改方案 → 一键应用到代码 +- ✅ 自动补全、重构、解释代码等基础能力非常扎实 +- ✅ 对大型项目、多人协作项目支持好

更适合哪些人?

  • 有一点基础,但希望「把自己从 CRUD 搬砖工进阶为会设计和改造项目的人」
  • 需要长期维护一个或多个代码仓
  • 想靠 AI 提高生产力,而不是只用它写一两个函数

学习成本

  • 需要理解基本的项目结构(Git、依赖管理、打包等)
  • 需要练习「把需求讲清楚」和「检查 AI 改动」这两件事

2.2 Trae

定位: 对中文开发者更加友好的本地 AI IDE。

核心优势

  • ✅ 中文体验好:系统提示、示例、官方文档更偏中文用户 +- ✅ 价格通常比海外工具便宜,更适合长期使用 +- ✅ 集成 DeepSeek 等性价比模型,可以做大规模对话/重构 +- ✅ 提供类似 Cursor 的对话式编程和项目级辅助能力

更适合哪些人?

  • 主要用中文思考和沟通,希望在工具里也这么工作
  • 对预算敏感,但又想有一款日常主力 AI IDE
  • 学习阶段希望多用中文解释概念和修改方案

2.3 Windsurf 等其他 IDE

代表: Windsurf、VS Code + 各类 AI 插件、JetBrains + AI 助手等。

共同特点

  • ✅ 大多基于现有 IDE 演进而来,对老用户友好
  • ✅ 有些是开源或免费,适合预算有限的同学
  • ✅ 插件生态丰富,可以按需扩展

适合人群

  • 已经深度使用 VS Code/JetBrains,不想换编辑器
  • 想自己组合「AI 插件 + 现有开发环境」

三、CLI 工具:在命令行里和 AI 结对编程

这一类工具的典型使用方式是:

# 在项目根目录 ai edit src/App.tsx "把这个组件改成响应式布局,移动端单列展示" ai review "帮我做一次代码审查,重点看错误处理"

或采用类似:

codex plan "实现一个简单的任务管理 CLI 应用"

它们更像是「会写代码的高级脚本」,优点是可以和你已有的命令行工作流深度结合。

3.1 Claude Code CLI

注:这里指的是在命令行中使用 Claude 进行项目级开发的方式(包括官方或社区 CLI 工具),而不是具体某一个 UI。

特点

  • ✅ 直接在终端里打开项目、浏览文件、请求修改
  • ✅ 可以把「编辑代码 → 运行测试 → 查看结果」串成脚本
  • ✅ 适合经常 SSH 远程开发、使用服务器/容器环境的人

典型用法

  • 让 AI 帮你改动多处文件,然后你在终端里自己跑测试/构建
  • 根据错误日志快速定位并修复问题

3.2 Codex 等通用 CLI 工具

这里泛指一类「通过命令行调用大模型,自动修改本地代码」的工具,例如:

  • 提供 plan / apply / diff 这类命令,先给出计划,你确认后再自动修改
  • 和 Git 深度结合,改动前后都能看到 Diff,方便回退
  • 可以集成在 CI/CD 或自动化脚本里

优势

  • ✅ 非常适合做「重复而枯燥」的改动(批量重命名、统一风格、简单重构)
  • ✅ 不会强迫你更换编辑器,VS Code/Neovim/JetBrains 都能配合使用
  • ✅ 很容易脚本化:可以和 makenpm scriptsjustfile 等结合

门槛

  • ❌ 需要熟悉命令行和项目结构
  • ❌ 需要习惯通过 Diff 审查改动

选择建议:不同阶段怎么搭配?

1. 完全新手 / 非技术背景

推荐顺序:

  1. 先用纯在线工具: Lovable.dev 或 v0.dev
    • 目标:在 1–2 天内做出一个能访问的页面,建立「我也能做出来」的信心
  2. 再逐步过渡到本地 IDE: Cursor 或 Trae
    • 目标:学会在本地跑项目、改代码、用 Git 管理版本

暂时不要从 CLI 切入,那是高级阶段。

2. 想系统学编程 / 准备长期投入

  • 主力工具: Cursor 或 Trae 二选一
  • 辅助工具:
    • 需要原型/展示时,加上 Lovable.dev 或 v0.dev
    • 习惯命令行后,可以再引入一个 CLI 工具做批量改动

一句话:本地 IDE 是「长期阵地」,其他工具都是「辅助武器」。

3. 已有开发经验 / 熟悉命令行

  • 可以同时选:
    • 一个本地 IDE (Cursor/Trae/Windsurf)
    • 一个 CLI 工具 (Claude Code 风格、Codex 类工具等)
  • 工作流示例:
    • 小改动直接在 IDE 里和 AI 对话完成
    • 批量重构/统一风格/机械重复改动交给 CLI 脚本

实战:给自己设一个 3 天评估期

不要纠结,动手试:
与其花一周做攻略,不如花 3 天用一款工具做完一个小项目。

建议流程:

  1. 选定一类工具 + 一款具体产品
    • 完全新手:Lovable.dev / v0.dev
    • 想认真学:Cursor / Trae
  2. 设定一个非常小的目标:
    • 个人介绍页、待办清单、小工具页面、简单 API 服务等
  3. 连续 3 天,每天至少用 1 小时:
    • 第 1 天:跑起来 + 体验基础功能
    • 第 2 天:让 AI 帮你改动 3–5 次,练习「说清楚需求」
    • 第 3 天:自己尝试做一次小功能迭代/重构
  4. 第 4 天再决定:
    • 如果用得顺手 → 把它当主力工具继续深入
    • 如果处处不顺 → 换同类型的另一个工具尝试

下一步建议:

  • 已经决定用本地 IDE? → 直接看 Cursor 使用指南Trae 使用指南
  • 还在探索阶段? → 先选一个纯在线工具做个小项目,感受一下「AI 帮你写代码」的完整闭环。
Last updated on